在1月22日召開的陜西省鋼鐵協會二屆二次理事(擴大)會上,40余名與會者達成共識:陜西鋼鐵行業未來要嚴格遵循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提出的西部地區鋼鐵工業“適度發展”的要求,把產品做精、做細,既要發揮建材品種規格齊全、市場占有率高的優勢,又要開發高附加值的新產品,推進企業產品結構優化升級,實現轉型發展。產能達到1000萬噸的陜西鋼鐵集團計劃將2013年鋼產量控制在800萬噸,與2012年基本持平。
2012年,陜西省鋼鐵行業粗鋼總產能達到1200萬噸,實現工業總產值540.9億元、銷售產值502.7億元,而陜西省2012年鋼材消費量已超過2000萬噸。2012年,陜西省鋼鐵工業采取了三大類措施應對市場低迷:一是采取科學對標、深入挖潛、穩定市場、創收增效等一系列措施開拓市場。二是狠抓降成本工作。2012年,陜鋼集團鋼材成本比2011年減少了665元/噸。三是狠抓產品銷售。如略鋼在2012年10月份把86%的適銷對路的鋼材投放到價格較高的四川市場,當月便實現扭虧為盈。
此次會議還認真剖析了陜西鋼鐵工業的不足:一是整合重組和淘汰落后工作進展緩慢,產品同質化競爭激烈;二是鐵礦石資源自給率低,陜西省鐵礦石資源的開發利用力度遠遠滿足不了企業需要;三是產品附加值低,產品結構優化升級步伐較慢。會議提出,要著重解決陜西鋼鐵行業長期粗放發展積累下來的矛盾和問題,必須主動選準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加快陜西省鋼鐵企業產品結構優化和整體競爭力的提升。
陜西省鋼鐵工業協會會長、陜鋼集團董事長張丹力提出,要加快陜西鋼鐵工業的轉型升級,必須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包括科技創新、產品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一是加快完善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二是加大行業中的共性科技成果評價和鑒定,開展行業科研技術交流活動,加快科技成果推廣應用;三是以技術創新為突破口,加快推進鋼鐵品種質量上新臺階,幫助企業樹品牌,提質量,創效益;四是進一步加強鋼鐵企業節能減排及能效對標工作,推進先進節能減排技術的應用以及“兩化”深度融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