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鋼鐵行業不景氣,成交量下滑,不少鋼材運輸車隊的日子也不好過。
老張的妥協
老張是個跑鋼材運輸的老司機,經歷過鋼材市場火暴年代的他突然感覺自己對現在的市場行情有點看不懂了,一向只走整車貨物的老張現在也不得不開始妥協了。“以前長距離跑鋼材運輸,資源豐富,回貨簡單,根本不用擔心回去的時候會空車。”老張頗有感慨地說,“那時候,似乎有運不完的鋼材。可是現在完全不一樣了,出發前就要給目的地的熟識客戶打電話,問他們是否有貨物需要返程運輸。”“以前都是滿車貨物我們才考慮運輸,可是現在行情氣候不一樣了。”老張無奈地說,“半車或者十幾噸貨物我們同樣會運輸的。沒辦法,現在油費和其他費用加在一起的成本消耗太高了,這樣起碼能賺點油錢。空著跑回去實在太不劃算了。”
在結束采訪的時候,老張告訴記者,他晚上就要回去了,因為幾個老客戶給他湊了一車貨,剛好能回家。面對如此低迷的鋼材市場需求,老張表示他自己也不清楚下次再來唐山會是什么時候。
老張是幸運的,但和他是同鄉的劉師傅就沒這樣幸運了。“我是前天發了一批鋼材到唐山來的,昨天在這等了一天,聯系有沒有順路返程可以發的貨物,可惜沒有任何消息,今天又是一整天。”劉師傅告訴記者,“聯系了部分老客戶,可是目前行情不好,大家近期都沒有發貨的計劃。”“每天光住宿費就好幾百元,再這樣耗下去的話,我只能空車回去了,因為實在是耗不起了。”劉師傅無奈地說。
結束采訪的時候,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劉師傅依然在焦急地聯絡著配送站和客戶,希望能獲得一個期待的答復。而期望與失落就這樣一直在他的臉上交替著。
低迷行情成罪魁禍首
對于現在劉師傅和老張的困境,幾乎成了一種普遍的現象,而罪魁禍首就是目前低迷的鋼材市場行情。詢價多于成交,有價無市是目前鋼材市場的真實寫照。而低迷的成交量自然意味著貨車司機的生意清淡,跑空車的概率也就自然而然的變得多了起來。而在這方面體會最深的莫過于各種物流配送站,蔡嗣中就是其中的一位。
“由于目前鋼材市場行情低迷,所以鋼材運輸市場整體呈現出一種貨物資源少,運輸費用低但費用消耗居高不下的局面。”唐山幫運物流蔡嗣中告訴記者,“因為回貨情況不樂觀,不少發向東北和西北地區的運輸車輛不同程度調高了運輸價格。”
“但這也是無奈之舉,畢竟誰也不愿意賠錢白跑一趟的。”蔡嗣中繼續對記者解釋說,“但并不是所有線路都調高運費,不同線路,大家應對鋼材市場低迷行情的手段也不同。例如,京津、江浙、山東、內蒙古等地運價相反卻下調了不少。”
“不管上調還是下調,大家的生意并不樂觀。”蔡嗣中頗為無奈地說。
作為鋼材的銷售者——唐山臣興物資經銷處張國臣也向記者證實了這一點。“以前鋼材生意紅火的時候,出貨幾乎要排好長時間的隊。如果要想請吊裝師傅早一些裝自家貨的時候,光好煙招待都很難解決問題的。”張國臣回憶往事,這樣告訴記者,“有時候為了能盡早出貨,給師傅一些錢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因為當時鋼材市場的利潤同樣可觀,這些‘小錢’幾乎可以忽略。”
“吊裝師傅的忙碌也意味著那時候車輛運輸的紅火,以吉祥鋼材市場為例,那時候運輸車輛的長龍要排到市場以外很遠的地方。”張總告訴記者,“可是現在情況正好相反,鋼材市場沒有成交量,吊裝師傅日子清閑,自然車老板的日子也不會好到哪里去。”
出人意料的是,盡管行情低迷,但目前中國的鋼產量卻創出歷史新高。據統計數據,4月份國內粗鋼和鋼材日均產量分別為201.9萬噸和270.2萬噸,雙雙創出歷史新高。另據中鋼協的最新統計,5月上旬全國粗鋼日均產量更是高達204.53萬噸,再次刷新歷史紀錄。而據記者的了解,目前鋼市的成交,以“純剛需”為主,中間需求和抄底需求大多游離于場外,正在等待底部信號的進一步明朗,因此貨運師傅們的日子要想再次好過,還需要漫長等待。
現代化物流模式或帶來新生機
對于目前貨運司機,特別是鋼材貨運司機的困境,除了和目前鋼材市場低迷行情萎縮的成交量有關系外,其實和目前我國的物流發展模式也有很大的關系。低端和分散的物流模式在行情好的時候可以說是“百花齊放”,但一旦“寒冬”到來,也只能是各自凋零各自神傷了。而現在“公路港”模式的現代化物流發展或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為此記者專門采訪了唐山“公路港”物流項目負責人唐山天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于大淮。“目前鋼材市場行情低迷是導致依附于它生存發展的‘鋼鐵運輸大軍’處境艱難的一個重要原因,但這并不是根本原因。”于總表示說,“這與前期鋼材市場行情好時,物流運輸隊伍的盲目和無序擴張也有很大關系,只是當時鋼材市場行情好,這種副作用沒有體現出來而已。”
“而這正是目前我國鋼鐵物流‘小、散、弱、亂’發展生態的一種真實寫照。缺乏必要的競爭實力,從事物流服務的企業規模和實力都比較小,網絡化經營組織尚未形成,自然抵御風險的能力也相對較差。”于總繼續解釋說,“要想徹底改變這種不利局面,必須大力發展現代化物流,提高鋼鐵物流行業的信息化水平。”
“以唐山公路港物流項目為例,項目的信息交易中心為物流基地核心功能模塊,利用先進的云計算技術和物流管理理念,對來自工商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社會車輛以及全國物流節點的信息資源進行整合、處理,為物流供需雙方提供便捷、安全、高效的交易通道,降低物流費用,提升物流營運效率。”于總對記者解釋說,“而運輸服務中心利用物聯網技術建設智能配送的可視化管理網絡。基于GPS衛星導航定位,對物流車輛配送進行實時的、可視化的在線調度,以實現物流作業的透明化、可視化管理。甚至可以做到車到即可配送裝車發送,這無疑降低了司機師傅的等待時間,無形中也降低了他們的運營成本。”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對于苦等貨物返程的司機師傅們而言,唐山公路港模式成型之后,隨著無縫化信息對接啟動,也許劉師傅的眉頭將不再是緊鎖而是會變得舒展起來。(現代物流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