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鋼鐵集團總經理任浩在第七屆中國國際鋼鐵大會上表示,布局優化使一個鋼鐵企業獲得的競爭力是別的因素所不能代替的,尤其是當今社會各類要素的同質化成本越來越低,天然的成本優勢是難以被競爭對手模仿的。
任浩在接收網易財經采訪時表示,山東省現在在表的鋼鐵企業有20幾個,通過聯合重組以后將會形成5-6個鋼鐵生產集團,重組勢在必行。日照鋼鐵精品基地的建設成為示范基地是中央政府下達的重要任務,山東鋼鐵會全力推進。
文字實錄:
任浩: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很抱歉,本來這個講演由我公司的鄒仲琛來做,因為業務上工作,今天由我來代為演講。今天有兩個問題,一個是就鋼鐵問題做一個介紹,二是把山東鋼鐵公司的情況做一個介紹。
首先說一下對具體問題的分析,就是中國鋼鐵產業結構調整是中國鋼鐵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問題,正像大家所感受到的,中國鋼鐵已經出在一個非常困難的時期,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但最終都直接表現為嚴重的供大與求這樣的一種狀態,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這種供大于求的格局,還會由于每年大量的,新增的低成本的產能出現而進一步加劇,并且這種情況還將持續較長的時間,直至眾多的鋼鐵公司出現發展和與之對立的這樣一種分化,達到使用市場需求的新的理智的產需平衡,這是一個全行業痛苦的轉型過程,這個過程實現后,中國鋼鐵工業將會發生很多變化,其中今天我討論的這個產業布局也將會獲得一個優化調整。我只所以說這樣一個問題,是因為布局優化會使一個鋼鐵企業獲得的競爭力是別的因素所不能代替的,尤其是當今社會各類要素的同質化成本越來越低,通知和的過程越來越容易,天然的成本優勢可能是難以被競爭對手模仿的。在實現未來優化的鋼鐵產業、鋼鐵生產力布局的過程當中,應該對以下幾個因素予以重視。
一,這樣的布局應該是符合國家主題功能區戰略規劃的。
二,各類鋼廠應具有全球性、國內大區域和局部區域性供應商的這樣一個合理分工。
三,還要考慮以構成鋼鐵產品消費的基本成本最低為導向,轉型調整后基本的結局是以沿海經濟帶中的內陸鋼廠,這個沿海經濟帶并不是人們通常說的那樣一個沿海繁華發展的經濟帶的概念,而是一個綜合考慮原材料、產品運輸過程當中,還有一些企業的規模,市場等各種因素綜合平衡的這樣一個區域的考慮。我在沿海經濟帶當中的內陸大鋼廠都存在不下去,都要轉移到沿海的一些合適的地方,形成若干個大型的全球化生產基地。銀海經濟帶中的內陸有資源的小型鋼廠,作為面對區域市場的一些生產體能夠生存下來。
第二個方面,內陸區域的鋼廠布局除了集約化的運輸成本是要特殊考慮的因素外,其他需要考慮的因素與傳統經濟學給出的概念并沒有什么區別,因此內陸地區應該形成若干個主要考慮資源供應和市場消費等方面更加便利的中等區域性的綜合性鋼廠,這些區域中少數品種需求需要大的運輸成本來實現,其余的大量的產品品種就地供給。
第三個可能性就是經濟區域相對獨立的地方,不論是否有資源,或者具有其他優勢,由于其地理上的封閉性,這些地方的鋼鐵制造能力只能適度,否則這類區域由于消費彈性更低一些,一旦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它出現的問題就會比我們今天所面臨的局面更加嚴重。當然,我說的似乎是一個理想化的結局,這個結局能否實現是一個很嚴重的過程,甚至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哪個鋼廠能夠勝出,并且還能否獲得產品的低成本化的優勢,這是第一個方面。
第二個方面下面把我公司的情況跟大家匯報。山鋼集團是2008年成立的國有大型企業,四年來積極應對金融危機的沖擊,持續深化,加快戰略結構調整,在生產規模基本沒有擴大,增值因素大幅度增加的情況,生產基本上保持穩定、均衡。2011年山鋼集團生產鋼2400萬噸,實現銷售利潤33個億,今年555萬噸,稍有減量,沒有利潤,虧損了3個多億。這幾年山鋼集團面臨著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和嚴峻的形勢,一直在思索轉型發展之路,努力推進轉方式、調結構,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立足保生存,抓好生產經營,夯實發展基礎,堅持穩健經營,把生產經營的著力點轉換成品種營銷和管理上,在優化結構和采購成本方面做文章。2011年經配礦結構和配煤結構兩項就實現效益3.5億元以上,狠抓產品質量和創新,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2008年以來,產品開發力度得到持續增強。努力適應市場和開拓市場,探索推行產品加服務的模式,強化財務資產管理,優化融資的結構和品種,2011年實現境外低成本融資120多億元,優化了資產負債結構,資產負債率也比年初降低了四個多百分點。二是立足求發展,推進結構調整,提升發展后勁,深化資產重組和業務整合,成立了資金、采購、銷售、運輸協調、信息化中心五個業務中心和鋼鐵研究院,財務公司等,完成了濟南鋼鐵和萊鋼股份兩個上市公司的吸收合并,設立了山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實現了產供銷、人才物實質性的重組與運行,正在打造集團化運營新優勢,積極淘汰落后產能,2011年山鋼集團累計淘汰9座高爐,兩做電爐。再就是加快產業鏈建設,與非洲礦業公司合作的塞拉利昂(音)礦山項目已經完成了股權的分割,確立了研發合作、加工配送等合作的關系,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綠色制造、節能減排等方面,在原有的基礎上也進行了大的深化
山鋼集團“十二五”的發展思路。山東省是沿海經濟大省和鋼鐵生產消費大省,鋼鐵產業的發展方向、空間布局、產業結構、技術水平等方面在全國都具有較強的代表性,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也存在著共性,為加快鋼鐵產業發展方式轉變,2010年6月山東省向國務院申請列為國家鋼鐵產業正試點省,經國務院批準,2011年10月國家發改委同意在山東省開展鋼鐵產業試點工作,試點方案的批準實施為山東產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描繪藍圖提供了強勁的技術支持,同時為山鋼集團帶來了重大的戰略機遇。山鋼集團的轉型升級是山東省試點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二五”期間將牢牢把握難得的歷史機遇,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全面實施突出沿海、優化內陸,精品與規模并重的發展戰略,努力搭建起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的企業基本框架。
發展過程主要需要考慮的幾個重要因素是控制總量、聯合重組、調整布局、優化結構、節能減排、延伸產業鏈,發展多元產業、推進技術創新等。控制總量就是按照山東省鋼鐵結構調整試點方案統一部署,堅持新增產能與淘汰落后產能相結合,實現減量發展、減量調整。聯合重組,在政府的督導下,全力推進省內相關鋼鐵企業的重組。山東省現在在表的鋼鐵企業有20幾個,通過聯合重組以后將會形成5-6個鋼鐵生產集團。再就是調整布局,內陸企業不要說產能,主要致力于用于產品結構和裝備改造,實現產能向沿海的戰略轉移,和生產區域實現專業化分工,再就是優化結構,鞏固H型鋼、優特鋼等品牌優勢,大力發展海洋用鋼,高端裝備制造業用鋼,以優先滿足市場區域為重點,結合產業化分工,差異化發展的服務體系。
節能減排,集成創新國內外鋼鐵產業低碳技術,推進低碳技術研發,構建循環經濟。這是鋼鐵產業結構調整試點省的一個,中央下達的一個任務。再就是產業鏈延伸,一是加大對海外資源的獲取力度,建立與企業發展規模相匹配的資源保障體系,再就是合理布局,加快由材料制造商向制造加服務的轉變,適度發展多元服務的產業,以培育戰略性產業為核心,做強做大優勢產業,探索發現新產業,構建多元產業體系,實現多元產業的協同發展。
再就是創新,以鋼鐵產業為重點,在重點領域,重點項目、關鍵技術上實現突破,支撐山鋼集團進入創新性企業行業,以上發言可能錯誤的地方更多,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