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粗放型管理到精細化管理,從裝備落后到現代化,從常規經營到轉型發展,信息化為助推山鋼集團濟鋼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近兩年,在推動企業科學發展、轉型發展的過程中更加彰顯出信息化技術的威力。
最近,濟鋼自動化部又承擔了自主開發“進廠物資檢驗全流程無死角視頻保障及防范軟件”系統的任務。目的是在嚴峻的市場形勢下,為強化進廠物資檢驗管理,實現進廠物資取樣、制樣、檢驗等各環節的全流程透明管理,起到排查補漏、最大限度地保護企業利益。該系統投用后將實現濟鋼進廠物資檢驗全流程無死角視頻監控管理,同時,其先進的信息技術將避免關鍵環節人為因素的參與,增強檢驗工作的防作弊能力。目前這個項目已進入軟件程序開發階段。
整個項目將實現調度指令、取樣、制樣、檢驗等幾個大功能模塊的管理,由進廠物資檢驗全流程無死角視頻保障系統和電子防范系統兩個子系統組成。此系統建成后將與濟鋼計質量管理系統、遠程計量系統、物流管控系統、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等信息系統實現無縫對接,實現進廠物資檢驗工作的全流程可監控、可管理、可追溯。此系統上線后可徹底改變原來由人工抽樣檢查為機器自動取樣檢查,由原來部分車輛的抽查改為車車檢查、批批檢查,真實有效的數據為財務結算提供了依據,將在集團堵塞管理漏洞,提升產品質量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中國鋼鐵企業網。
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是濟鋼多年來所堅持的作為。長期的經驗積累為信息化技術自主創新打下了堅實基礎。近年來,濟鋼自動化部不斷優化完善企業現有信息系統,將企業IT架構以功能為主導逐步向以客戶為中心和提升運營績效為目標轉變,不斷加大信息資源的挖掘利用,為市場營銷、產品優化、成本控制、質量管理等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手段,為應對當前嚴峻的市場形勢和推進企業轉型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信息技術——構建企業的市場營銷體系。通過業務驅動、部門協同,推動信息技術在市場營銷方面的深度融合,建立和完善現代營銷管理模式,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快速響應能力。典型項目有企業商務智能系統、市場信息化、現貨交易平臺、產線生產績效管理系統。企業商務智能系統是將企業內、外部數據高度集成,原料采購、產品銷售、績效管理建立多維度、多視角的歷史與實時分析,為企業分析、預測市場和內部運營情況提供分析平臺,實現運營分析數據化。產線績效管理系統采用數據挖掘技術,建立一套完整的績效指標分析與評價機制,涵蓋到訂單、計劃、調度和生產過程的每一個步驟,充分發揮信息系統在生產過程控制及管理中的作用,提高生產效率和訂單交付能力。
信息技術——為產品結構優化搭建平臺。以開發訂單價格前移和訂單效益測算為切入點,建立完全成本模型,對實單進行多角度效益測算,全面跟蹤訂單收益、邊際貢獻、品種結構、預算完成等情況,實現了外部市場戰略決策定位與內部成本資源優化管理的高效銜接,以此推動中長期營銷策略及時調整和產品結構的持續優化。典型應用項目有訂單價格前移、訂單效益測算系統。
信息技術——企業成本控制的強力抓手。開發了財務核算精細化平臺,建立了業務驅動財務的核算模式,具備日成本核算、月度預算編制、現金流量核算,實際成本明細等功能,基本實現了生產經營全過程實際成本一鍵式核算和實時監控,從財務視角及時查找存在的問題,也為精細化成本核算體系建設提供了載體和手段。
信息技術——企業質量管理的電子眼。面向原料采購和產品制造,建立數字化的質量缺陷多維分析和追溯平臺,精確定位影響質量的關鍵因素,調整和優化原料采購策略、質量管理策略,最大限度的減少產品質量問題的發生。典型應用項目有產線質量分析平臺、產線投入產出分析模型。產線質量分析平臺建立了統一的質量分析與評價平臺,整體提升各工序質管人員質量缺陷分析效率和分析水平,最大幅度地減少產品質量波動給企業帶來的影響。投入產出分析模型實現定單工作流中的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同步,優化企業內部資源,以最小成本獲得最大的利潤。
信息技術——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領軍。在現有的IT架構中,充分吸納物聯網、移動互聯、云計算、電子商務等新興信息技術,為企業信息化建立與業界同步、更為靈活柔性的解決方案。典型應用項目有產供銷一體化電子商務平臺、數字車間。電子商務平臺集成了企業內部和產業鏈上下游信息,以產品展示、采購與銷售、物流配送、電子支付、情報分析為主要內容,實現供需鏈信息化和產供銷一體化,擴大營銷半徑,快速響應市場變化,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數字車間是運用物聯網、數據庫、流媒體等技術,搭建集生產監控與管理功能于一體的數字車間平臺,實現企業在原燃料質量與成本透明管理、生產過程優化、產線運行保障、成品及半成品的質量監管等方面的精細化管理。
與時俱進、不甘落后,信息技術成為企業創新創效、轉型發展的強力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