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一天更比一天低,銷售一天更比一天差。時下的貿商深厚焦慮和不安,“不跌價,賣不了;跌價賣,虧慘了;硬撐下去,早晚得完蛋”。一些鋼貿商“預言”,這樣下去,至少得到五成鋼貿企業將被淘汰。一位市場分析人士調研發現,這段時間已有三分之一的鋼貿商“休息”了,不進貨,也不敢進貨,暫停一段時間,現在的行情風險太大,不好做,息一息,看一看,拿他們的話說“這叫休息療法”。
確實,進入7月份以來,國內鋼材市場價格持續一路下跌,這一周上海地區的螺紋鋼、線材等建筑鋼材市場價格連續5個交易日“開盤見跌,盤中再跌”,一些商家甚至恐慌性降價拋售,一周內,螺紋鋼、線材價格下跌150元/噸和210元/噸。鋼價如此急劇快速下跌,讓鋼貿商“心驚肉跳”,苦不堪言。經營者說,現在上海市場上的高線價格3560-3570元/噸,每斤才賣到1.78元,而蔬菜都賣到2元,高線價格還不如蔬菜高,何況高線銷售不暢,“買漲不買跌”,價格越跌,越沒有客戶買。“即便賣得出貨,也賺不到錢”。經營者說,現在公司的庫存資源,按照目前的市場銷售價格,每噸得虧損50元。這樣的生意哪能做,賣一瓶紅酒有30%利潤,賣一噸鋼材毛利只有1%-2%,如果價格“倒掛”,還得虧本。這是時下鋼貿商對鋼材市場缺失信心的一大原因。
那么,這一波鋼材價格快速急劇下跌,尤其是鋼貿商恐慌性低價拋售現象再度出現,這是為什么,何以鋼價再度大幅下跌,其根本原因是下游終端有效需求尚未釋放,價格止跌企穩的動力不足,這是客觀的市場環境所造成的,但也存在主觀因素。從銷售員在經營中反饋的信息來看,近來市場上出現一批低價資源,這是鋼廠給代理商的低價貨,個別小型鋼廠還采取“先提貨后再付款”的政策促銷,代理商拿到這批貨,率先降價“跑路”,早跑路,早得益,從而打壓市場價格,其它的鋼貿商也被迫跟跌,低價銷售,恐慌拋售。由此可見,這一波價格的急劇下跌行情,人為的因素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效應。
可以說,這一波鋼價的急劇快速下跌,與鋼廠推出種種優惠政策不無關系。在鋼市持續疲軟、低迷,鋼價一路下跌的態勢下,鋼廠同樣面臨銷售困難,合同不足,庫存猛增的壓力,為吸引鋼貿企業向鋼廠訂貨,除了頻頻下調出廠價格外,還采取一系列優惠政策,加快“去庫存化”進程,緩解資金緊缺矛盾,這本無可厚非。
不過,鋼廠的推出種種優惠政策,特別是那些“先提貨后再付款”的促銷政策,其負面效應可見一斑。只要出得了貨,鋼廠就給“代理費”,商家旱澇保收,自然想降價,早出貨,早出貨,早得益。因而,帶動現貨鋼材市場價格的強勁下滑。
其實,時下鋼廠以種種優惠政策促銷,鋼貿商恐慌性降價拋售,都是對后市行情不看好,對市場缺乏信心。業內人士認為,在鋼市持續疲軟,鋼價快速下跌的時候,對于鋼貿商來說更需理智和理性,冷靜和清醒,以淡定的心態,看淡價格的漲跌。一位鋼貿商這樣說,看淡是一種處世哲學,淡定是一種眼光,是一種心態,更是一種境界。對于如今的鋼材市場,漲漲跌跌,跌跌漲漲,只有淡定,才能使我們避免患得患失,才能使我們做出冷靜的分析和基本正確的判斷。
當前,對于鋼貿商來說,重要的一點是要調整心態,切忌悲觀失望,恐慌心態,而是要淡定,保持一顆平常心。在跌勢中要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快進快出,靈活機動,改變市場定位,就能取得新的商機。
同樣,對于鋼鐵企業而言,必須堅定信心。朱繼民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2012年理事(擴大)會議上的報告指出,“控產量”不是限產,最終要看有沒有經濟效益。因此,企業要嚴格遵守“不給錢不發貨,沒有合同或售價低于制造成本不生產”的要求,根據市場情況及時調整生產品種和數量。在當前困難的形勢下,加強行業自律尤為重要,只有大家都嚴格規范本企業定價行為和銷售行為,自覺控制產量,全行業才能渡過難關。
日前,上海鋼鐵業服務行業協會向社會各界發出倡議:“提振市場信心,積極應對困難;保持清醒頭腦,遵守誠信承諾;相信政府作為,接受市場考驗。”秘書長說: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靠自己,迎挑戰,樹信心。“信心比黃金還重要”,溫總理的教導,給我們指明了方向。
當前,穩定鋼市,穩定價格,重要的是穩定心態,樹立信心。廠商共同努力,促進建立產銷風險共擔機制。建立鋼鐵企業在買方市場形勢下科學合理的鋼材銷售體系,逐步改善鋼材流通渠道,建立互信互利、共擔風險、信息通暢的鋼材銷售系統,從而充分發揮流通領域拓展市場功能,促進鋼材市場的平穩運行。